“风险优先”策略

2022年对投资者来说是困难重重的一年,全球各国央行为了对抗通胀而采取激进的加息措施,导致金融市场不可避免的出现调整。

虽然预计2023年通胀水平会从当前的多年高位回撤,但由于高基数效应,通胀率不太可能很快回落至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为了促使通胀率下降至目标水平,美联储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当前高位。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2023年中的时候会发生轻度衰退,与此同时金融市场预计保持波动。

大华银行的“风险优先”投资策略是建立在基于风险偏好进行投资的基础上,然后再考虑回报。建议投资者不要追高,而是应该维持守势和构建核心投资组合,以应对未来经济减速以及为股市在进入衰退期后的持续波动做好准备。核心投资包括防御型资产(如投资级债券)和低波动方案(如多资产配置策略)。

核心配置

多资产配置策略

多资产配置策略可以给投资者提供灵活多样化的资产配置,使投资者能够在不同的市场周期及资产大类(如股票、债券和另类投资)中捕捉机会。许多的多资产配置策略还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月度股息分红的稳定现金流。

在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的同时,通胀率下降和加息节奏放缓,股债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回归到负相关(即债券价格上涨时股价下跌,反之亦然),这可能会扭转2022年多资产配置策略遭受的部分损失。

最后,多资产配置策略具有低风险特性,能够作为核心投资组合的稳固基础,有助于投资者建立起投资组合的韧性和实现长期的财务目标。

投资级债券

当前债券收益率处于周期高位,投资者可以在等待股市入市时机的期间,配置投资级债券并锁定较高收益率。

各种久期的投资级债券目前能够为投资者带来5%以上的高收益,而一年前收益率介于2.4%-3.5%之间(图4)

因此,在未来数年投资者应着眼于锁定高收益的产品,并将重点放在现金流回报上。

投资级债券也是投资组合内部一个主要的收益稳定器,特别是在面临经济衰退风险时期尤为如此。由于基本面良好,我们预计投资级债券在低增长环境下能够保持韧性,或者甚至可能在发生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现资本增值。

战术配置-最佳投资建议

最佳投资建议是大华银行个人金融服务投资委员会借助我们的VTAR四要素分析法,通过一个严谨的研究和讨论过程发现的投资机会。VTAR分析法为投资者提供金融市场全盘观点,并在不同的资产大类、行业、地理区域和时期发现投资机会。

美国金融行业

美国金融行业仍然是我们推荐的最佳投资建议之一,因为当前较高的利率水平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净息差收入,而银行业盈利水平总体上保持稳健,长期基本面保持强劲。由于银行业务是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较高进入门槛,因此数字银行要建立起市场地位跟实体银行竞争还需时日。

虽然近期内仍存在明显的挑战,例如为应对经济衰退而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在经济大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银行业务收费下降,这些都被认为是短期利空。如果将来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被证明是短暂和轻度的,那么贷款损失准备金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也会下调,而这对银行股来说会是一个利好。

此外,如果利率保持高位但收益率曲线倒挂的情况有所缓解,银行业前端资金成本下降而后端放贷收入增加,会增强银行的盈利表现。

与标普500指数整体相比,美国金融行业作为投资标的仍相对具有吸引力。该行业将继续从高利率环境中获益,即使贷款增速放缓也如此。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包括经济衰退担忧以及来自替代性支付平台的竞争不断加剧,对传统银行业务收入形成压力。

亚洲/中国

随着亚洲地区经济持续重启以及中国等经济体采取促经济增长的支持性政策,亚洲地区股市将会上涨。中国近期放宽疫情防控政策以及新出台的房地产行业支持措施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

虽然亚洲市场并不能幸免于发达国家衰退风险的影响,但亚洲国家对发达国家出口需求的依赖程度下降。亚洲地区日益扩大的中产阶层推动了全球消费趋势和支出,为国内外公司利用该群体日益增强的购买力创造了机会。此外,城市化和数字化等结构性因素仍然是推动内需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这有助于确保亚洲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将降低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

在亚洲股市内部,除了市场驱动型股票之外,中国股票由于估值较低而存在极佳机会。大多数负面消息很可能已经被计入股价内,而盈利增长预期一直呈下降趋势。在目前如此低的水平上,我们认为中国股市表现能够轻松超越预期,这将给市场带来意料之外的上行惊喜。

亚洲股市(除日本)估值与历史平均值相比仍相对具有吸引力。亚洲地区经济重启和经济活动回归正常继续对该地区的复苏形成正面效应。但另一方面,发达市场国家经济减速可能对依赖于出口收入的亚洲企业带来影响。

中国股票的估值与历史平均值相比具有吸引力。中国推出的支持政策和新冠疫情后重新开放也可能会提振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但是艰难的转型可能会加大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从而减缓中国经济增速。

全球医疗保健行业

随着新冠疫情大流行进入第三年,我们继续认为全球医疗保健行业存在机会。我们认为该行业兼具防御性和长期成长性,存在刚性需求和强大的长期结构性驱动因素。

与其他行业相比,制药行业收入由于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而成为最具防御性的行业之一。在低增长环境下,我们预计制药业股票相比其他行业会表现更好。

除了具有防御特性之外,全球医疗行业也从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利好因素中获益,全球人口老龄化引起了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新冠疫情也加快了医疗保健行业内部的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医疗保健领域(如医疗科技)具有长期结构性成长潜力,因为医疗科技可实现较低成本的远程医疗服务。

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股票估值与全球股市整体相比较低,而盈利增长前景则维持良好。该行业具有防御型行业特性,如低波动。美国的药品定价和政策动态仍然是风险所在,尽管随着时间流逝形势变得明朗,这些风险会消退。

制作团队

制作团队
chevron
总编辑
  • 林培丰,特许金融分析师
    新加坡和区域主管
    存款与财富管理
    个人金融服务
编辑团队
  • 林敬和
    新加坡主管
    财富管理咨询与策略
  • 冯慧慧
    财富资讯与通讯主管
  • 陈建辉
    投资策略师
    财富管理咨询与策略
  • 刘璇栗
    投资策略师
    财富管理咨询与策略
  • 邓文健
    投资策略师
    财富管理咨询与策略
个人金融服务投资委员会
  • 新加坡
    • 林敬和
    • 刘王发
    • 冯慧慧
    • 陈建辉
    • 刘璇栗
    • 邓文健
    • Jonathan Conley
    • Alexandre Thoniel,另类投资分析师
    • 曾宣维,特许金融分析师
    • 古丽娟
    • 曾慧莹
    • 刘添伟
    • 陈志铭
    • 李仁亮,认证金融技术分析师、特许市场技术分析师
    • 胡议凡
  • 马来西亚
    • 陈智汉
  • 泰国
    • Suwiwan Hoysakul
  • 中国
    • 黄丽鹂
  • 印尼
    • Diendy

本出版物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之用,不具有任何义务。本出版物不是也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投资或保险产品的要约、推荐、邀请或建议,且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予以传播、披露、复制或依赖文中信息。有关投资或保险产品的任何描述(如有)均完全符合该投资或保险产品的条款和条件,以及该投资或保险产品的招股说明书或构成文件(如适用)。本出版物中的任何内容均不构成会计、法律、监管、税务、财务或其他建议。如有疑问,您应就文中讨论的议题咨询您的专业顾问。

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包括任何数据、预测和基本假设,均基于特定假设、管理预测和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并反映了截至出版日期的当前情况,所有这些信息均可能随时发生变动,恕不另行通知。尽管已尽一切合理努力确保本出版物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大华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及其员工均不作任何形式的明示、暗示或法定陈述或保证,也不对文件内容的完整性或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大华银行及其员工对文中出现的任何错误、不准确之处、遗漏或任何人士因信赖本出版物所载的意见或资料而引致的任何后果或任何损失/损害一律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出版物中包含的关于(包括但不限于某些国家、市场或公司的)未来事件或业绩的任何意见、预测和其他前瞻性陈述不一定代表实际事件或结果,可能与实际事件或结果有所不同。文中信息不考虑特定的目标、财务状况和任何特定人士的特殊需求。投资者在投资任何投资或保险产品之前,不妨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意见。如您选择不寻求有关意见,则您应考虑有关投资或保险产品是否适合您。如果英文版和中文翻译版之间有任何不一致之处,或含义有任何不同,应以英文版为准。